教室作为学校推进教育的第一呈现,其空间建设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学校的教学和科研综合实力以及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课堂教学环节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最重要的一环,做好教学互动环节,是掌握好教学环节的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现行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讲解环节、疑问确认环节、提问互动环节、课堂小测试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已经不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因此,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综合解决教育教学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师生互动能力,从而提升综合教学质量。空间的建设探讨对于解困目前智慧校园建设、消除多媒体教学面临的困境、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变革信息时代教育学的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许多高校的多媒体教室都是由普通的教室加多媒体设备构成的,教室内的讲台和课桌被固定在特定的位置,不可移动,这样的物理布局过于死板,只适合理论教学,而不适合情境演练、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的教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活动的内容。应多种空间多种教学场景的应用变换,实现不同空间内不同学科不同教学活动的协作。
在集体教学中,不同的座位编排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行为、情感交流以及整个教育活动都将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情景的变化,充分发挥不同座位模式的特点,灵活、科学地编排学生座位。未来教室中采用人性化设计、灵活易拼装的活动桌椅主要方便学习者在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根据小组学习的需求进行组合,可以根据活动需要组合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方便成员间面对面的进行互动、交流。由于未来课堂内的课桌椅可以灵活方便地移动,也易于拼接,形成不同形状的组合,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动态的调整桌椅的排列,不一定是某一种固定的形式,可以在同一时间允许多种形式的共同存在,只要这种组合样式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就可以。
在教室当中,每一个学生都会有一个iPad进行教学。基于教室学生终端互动模块,可实现以下功能:
1.教师可随时查看学生的计算机屏幕表面显示的内容,可随时控制某个或者所有学生的计算机中各种程序应用,可直接通过数字墨水在学生电脑上进行书写。
2.教师可随时把自己的计算机屏幕广播给所有学生,也可以把某个学生的屏幕广播给其他学生。
3.教师可在线和学生通过文字聊天的方法解答问题,可设定私密聊天和公开聊天两种方法。锁定计算机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通过共享屏幕或者协作共同完善并得到一致的答案。
4.轻松地在教师学生之间传送文件。
5.可通过教师端阻止学生端所访问的网站或者游戏或者其它应用程序。可以锁定一个或全班所有计算机。
6.无需离开计算机就能向学生发送文档或作业。
7.教师可以控制学生的计算机,远程引导他们完成作业或解决问题,学生端可以在保密的状态下向教师发送问题,而不打扰到其它学生。
8.管理:只需单击鼠标就能同步关闭、注销或重启客户端计算机;连接无络网络并保持联网状态,联系学生并保持联系状态;添加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等设备到课堂网络中。
每个小组可通过现有的交互式平板进行相互沟通,结果呈现,具体功能如下:
在30㎡—50㎡的教学空间内,以小班研讨教学为主,实现精品课堂教学,同时兼顾开放型课堂空间,让学生能够在该教室内展开所需的探讨活动。
课堂活动:
1. 可根据交互式平板的数量划分不同的小组;
2. 每个小组可以独立使用交互平板;
3. 小组内可实现组员iPad等移动设备投屏;
4. 实现不同小组内容的实时共享,教师内容的不同分配。
秧田教学模式是将课堂所有学生围成一个半圆的环境,一起充分讨论学习内容的模式。
学生既能面对教师,又能面对学生,不仅仅通过语言交谈,还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沟通信息,交流思想。
课堂活动:
辩论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论题辩驳问难,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
课堂活动:
在60㎡—80㎡的标准教室内,主要将课堂活动通过不同的功能应用模块,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而进行探索培养模式的新思路教学活动。
2.2.1.1交互式平板+黑板/智能书写板
课堂活动:
2.2.1.2双交互式平板
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
在阶梯教室空间内,课堂活动也不仅仅是传统一个班的教学,加上空间整体较大,传统的单个显示无法使学生能够全部融入,更无法谈及课堂的交互创新,通过交互式平板和大投影幕镜像显示,于此同时后排学生同样有最佳的学习视角的交互式平板展示,由此可满足在该空间内多种课堂模式的教学活动,从而打破传统阶梯教室的听讲模式。
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
在200㎡以上的空间内教学,传统仅仅讲座形式,通过智慧空间的融入,可以激发多个活动组的建立和碰撞,开展班级辩论课堂,实现空间内的创新教育。
课堂活动:
大型教室一般类似报告厅活动式,可进行之前常规教学课堂,同时可以利用教室的空间,进行多个班级不同层次的分组教学活动。
每个小组可以有对应的移动交互式设备,进行内容的讨论和教室问题等材料的指派。
学生无需任何的硬件可将移动设备的内容投射到任意交互式平板上进行小组内讨论,同时可进行跨小组展示以及集中展示。
课堂活动:
智慧教室建设在学校原有教室基础上进行更新、改造,通过空间环境的设置与规划、教学流程管理,引领学校空间和教育革新与发展。智慧学习平台设计的总体框架从基础环境、智能应用、教学空间、终端门户、用户角色五各部分进行规划设计,智慧教室涵盖学习、行政、绿能、管理等方面内容。
智慧教室及教学平台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1.攻克跨平台壁垒,通过多终端、跨平台、多语言的系统特性,为学生和老师创造一个移动化的教与学环境。
2.实现校内资源互通互享,建设一套可实现校内资源互通互享的系统,促进校内资源流通,提升学校资源共享水平。
3.完善学习管理机制,传统教学平台,缺乏弹性的学习管理支持,学习活动类别较少,无法支持学习分析,并限定阅读教材的时数规定,不方便追踪学生学习完成度,缺乏学习预警机制,需建设一套学习管理机制更加完善的教学评管系统,完善学习管理与评价机制,丰富学生学习活动,促进教师教学创新。
4.开展移动教学和翻转教学,建设支持web、app多应用途径的互动教学管理平台,丰富互动学习活动,翻转传统课堂。
5.构建智慧教学空间管理机制,以创新型的教室空间管理和服务为手段,将学校教室空间管理、师生服务需求和学校教学文化相结合,构建全方位的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师的人性化管理系统。
6.教育教学大数据分析,为避免常见的数据孤岛发生,本计划将采用开放系统架构,各系统间数据互联、互通,可以对接第三方服务、应用与资源。并将积累的教学、管理、行为数据依据国际广泛采用xAPI标准进行纪录,并利用这些标准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实时或定期输出教师的教学质量报告、学生学习的大数据分析和自动化的学习预警。
7、教室和空间类型包括教学楼大厅、数字体验中心、监控中心、互动教室、普通多媒体教室、录播教室、咨询室、远程教学教室、实训教室等多种类型。
为了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与学校共同成立专门的实施队伍,共同拟定一个比较周密、合理的方案计划。在进度管理和工期控制中,实现进度管理和流程的规范性,对项目实行日跟踪,确保工期在既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同时通过风险管理和变更控制,保证项目按计划完成。从用户现状进行讨论分析,协调教务处、信息中心、安保处、学院行政管理中心等部门共同进入项目前期调研阶段,进行论证,找出急需第一阶段解决的问题和痛点,分步骤,分阶段建设智慧教室项目。
构建三位一体的项目管理体系:
第一阶段
(1)需求调研:形成调研总结报告
(2)咨询规划:形成项目蓝图设计报告,形成项目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
(1)开发:按需进行开发,完成产品开发工作,并及时沟通需求
(2)测试:产品测试,形成测试报告
(3)部署实施:产品部署,产品培训
第三阶段
(1)系统试运行:产品试用,问题收集
(2)优化:产品优化,性能提升
(3)验收:项目交付验收,转入运维服务